上海沁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
021-3887 0065

电化学,以“电极材料+电化学”命名,电极材料是电化学的核心


钛氧化镍电化学EST和其它电解设备,在技术、管理、环保、节水、节能、成本等方面存在巨大的差距,是完全不同的电化学技术。

电化学被大家诟病,主要有以下原因:

A. 换热器仍然结垢;

B. 腐蚀无法控制,可能加剧了腐蚀;

C. 黏泥无法控制,不具备解决菌藻、黏泥的技术能力;

D. 浊度高;

E. 浓缩倍数提高不多,节水目标难以实现;

F.  电耗高,电耗成本可能超过药剂成本;

G. 电极腐蚀快,没有承诺的时间长,电极更换成本高; 

H. 设备电流下降速度快,除垢量下降快,需要不断地人工调整运行参数;

I. 除垢量越来越少;

J. 水中垢絮状物多,堵塞管道,排放的水发白。


以上情况不属于真正的电化学EST的表现!

究其原因,和市场的虚假宣传、夸大其词有关,也和一些不良商家采用了和EST几乎一样的产品介绍、欺骗客户有关

真实的情况是:电化学技术非常复杂,存在极高的技术壁垒,世界上其它国家、我国还不掌握电化学核心技术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被严重误解的电化学技术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A. 误认为电解原理等同于电化学技术

很多人误认为“都是采用了电解原理,技术都差不多”。电化学技术,是在电解原理基础上开发的非常复杂的技术集成。

根据简单电解原理制造的产品,阳极面积很大、能耗很高、副产物多危害大、除垢率低。

投入运行后,才发现,除垢量很少,不解决问题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

B. 电化学技术=电极技术+除垢装置设计工艺

   电极材料,是电化学的核心技术。没有核心电极材料发明,谈不上电化学技术,无法解决结垢、腐蚀、菌藻难题,比如没有臭氧,无法解决腐蚀和黏泥难题。

   设备工艺设计能力,决定了除垢能力,通过测定设备进出水钙硬度差值,该值代表除垢技术水平。EST是竞争产品的几倍。

   除垢工艺落后,一定是通过增加设备数量提高除垢率,价格会超过EST。


C. 水处理电极材料发明,是电化学技术分水岭

 2000年,开发出钛氧化镍水处理电极材料,淘汰了钛铱钌电极,EST才真正解决了核心技术,走向全球工业化应用。

 电化学技术,远远超越了简单的“电解原理”,涉及电、化学、电化学、流体、物理、水和水处理等多种学科,需要综合考虑阳极材料、阳极电流密度、阴阳极面积及间距、流体、除垢质量、副产物、电流、电压等,其中,电极技术性能稳定,决定了电化学技术稳定,决定了水质稳定。

 电化学核心技术参数:pH阴极、pH阳极、电流和电压,普通电化学设备无法满足前两者技术要求,普通的钛电极材料无法满足后两者技术要求。

D. EST价格贵

真相是,EST价格略贵,是因为其配置的除垢率是竞争对手的3倍,高的除垢率有利于水质稳定,这是电化学的设计要求。 

E. 电流不下降的电极寿命

电极技术性能稳定,关于电化学技术稳定,决定了水质稳定。

电极寿命,指电极腐蚀破坏达到电极更换条件,所经历的时间。

普通的钛电极,在电解循环水中,不再具有“惰性”特征,无固定的使用寿命,电极腐蚀快、设备电流下降快、除垢率下降快,换热器结垢风险大大上升,这也是客户反馈为何换热器仍然结垢的原因之一。

电极更换条件:电流下降10%,即更换电极,让除垢率保持稳定、不下降。

及时更换电极,减少技术和安全风险。

F. 水中杂质对电极的破坏

  水中杂质会破坏普通的钛电极,忽略杂质破坏的影响,可能是电化学技术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。EST电极适合各种水质,包括含氟离子。

G. 电流大≠ 除垢效率高

  先进的除垢设备,一定是电流效率高,而不是电流大。

  我们掌握电化学运行电流核心技术。

  EST的阳极面积,可能是竞争产品的几十分之一,但是除垢效率要高好几倍。
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EST特殊能力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【新技术、除旧垢能力】

   电化学EST采用了最新研发的除垢专用钛氧化镍TiNiO-N电极涂层技术,可以去除换热器、冷却塔填料上的旧垢、污垢,是一种非常优秀的系统清洗、水质净化技术,浊度很低,水质清澈运行。

   下图冷却塔填料上的垢,在EST运行1周后明显脱落,旧垢重新溶解了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吉利汽车项目:电化学EST运行1周填料上的垢明显脱落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脱落下的垢变成絮状,最终消失不见


 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  

    1、先进的换热器高效换热、碳减排技术

       世界银行国际金融IFC“碳减排项目组”验证了技术的可靠性            

为了推动联合国2030年“全球碳减排行动计划”,世界银行对包括电化学EST技术在内的绿色技术经过长期的追踪研究,其国际金融IFC公司“TechEmerge可持续制冷革新项目”团队,为减少大气环境污染,减少碳排放,降低客户采购投资风险,筛选了全球6家具有行业领导者地位的绿色技术公司的技术,在拉丁美洲、印度等地进行实际案例应用测试,对换热器及水质效果进行了全面评估,研究发现,换热器换热效率提升了,换热器结垢现象不见了。

    以色列艾格锡电化学EST-TiNiO被IFC列为了“换热器高效换热”“碳减排”技术,并被授予“气候智能型高效冷却技术资格证书”,国际研究机构以权威、专业的技术测试,证明了技术的可靠性。

    IFC专家团队验证过的技术:艾格锡是世界银行“碳减排项目”会员单位,对于大型项目,世界银行提供资金支持EST在全球大规模推广应用。

   世界银行IFC网址:https://techemerge.org/news/ifcs-techemerge-and-ihcl-to-pilot-sustainable-cooling-innovations-in-indian-hotels/

      

艾格锡被世界银行IFC长期追踪研究,并成立专业的技术团队进行评估,是因为电化学EST实质性解决了“换热器结垢”这个世界级难题,保证了换热器“无垢、无黏泥、绿色清洁”运行,提高了换热效果,降低了能耗,减少了碳排放。

同时,EST在解决循环水系统腐蚀方面表现出色,减少了循环水管道的腐蚀,延长了系统寿命,减少了钢铁的使用量和生产量,减少了能耗、污染和碳排放。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2、电化学水处理理论研究、技术及市场地位

     

   A.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理论创新  

     艾格锡电化学技术,颠覆了传统落后的结垢、腐蚀、菌藻的药剂控制理论,采用了完全不同的电化学水处理技术理论,该理论从源头上、根本上解决结垢、腐蚀、菌藻问题,具有“开创性、革命性、颠覆性”意义,解决了“换热器结垢、细菌耐药性”世界级难题,在结垢控制、腐蚀控制、菌藻和黏泥控制、节水减排、节能方面,在理论界和产业界做出了巨大贡献。

     这种电化学技术,无须投加化学药剂进行外部干预,采用技术手段,调整水的矿物质特性,控制水的矿物质平衡,使得水质处于“不结垢、不腐蚀”状态,解决结垢、腐蚀、垢下腐蚀技术难题。EST技术下,很多水处理问题得以从根本上认识清楚;

     结垢控制,从“阻垢”技术路线向从根本上去除容易结垢的结垢性因子(Ca2+、HCO3-、CO32-)和阻垢双重技术路线转变;控制方法上,不再采用落后的“钙+碱<1100mg/L”控制指标,而是采用更为精确的碳酸钙饱和溶解度进行控制;

     腐蚀控制,淘汰了落后的“化学清洗、预膜、加缓蚀剂”工艺,从“预膜”向“过程成膜”转变,真正做到了药剂处理想做而未做到的“矿物质平衡”,使得水质稳定,水质处于“不腐蚀、不结垢状态”;

     菌藻控制,传统杀菌技术杀菌能力不足,细菌生活在富营养环境,细菌存在难以解决的“耐药性”问题,因此,黏泥很难控制。而EST技术,无药剂投加,细菌缺少营养,容易死亡。EST持续稳定产生自由基和臭氧杀菌,无差别、稳定对细菌进行彻底杀灭,因此,“细菌耐药性”不再存在,铁细菌、产黏泥菌、硫酸盐还原菌、产酸菌导致的换热器泄露风险,大幅度下降了,换热器寿命大大延长。

     控制手段,药剂各种配方、药剂浓度、pH控制条件、适配性等需要考虑,EST数字化、自动化精确控制腐蚀和菌藻、黏泥,根本无须人工干预,是真正做到不腐蚀、无黏泥的技术,而且具有广泛的水质适应性。既使补水水质软、强腐蚀性水质,EST也可以自动化控制,且可在极高倍浓缩运行,浊度保持极低运行。

     B. 电化学技术开发

    电化学技术涉及电极材料和除垢装置设计两个方面。阳极材料是电化学技术的核“芯”,需要解决水中杂质破坏电极、电解过程氧气腐蚀电极难题。可以说,没有阳极材料的突破,谈不上电化学技术;阳极技术不稳定,电化学技术不稳定。除垢装置设计,涉及阳极材料、电化学技术、水、水处理、界面化学等复杂学科,需要抑制副反应、增加主反应设计,需要深厚的电化学、水处理专业背景,并非是“阴极、阳极、电解电源”部件的简单组装。

    艾格锡研发、制造电极和电解装置45年,掌握电化学核心技术,最终确定为更为先进的圆柱体除垢工艺设计,系统研究了一系列电化学技术理论除垢理论、成膜理论和矿物质平衡、离子平衡理论等)、技术、方法、控制、设计、水质控制等关键环节,代表了世界水处理技术新高度。

    电化学设备,需要解决副产物技术难题,过量氧气、氯气、氢气释放,会增加系统腐蚀和安全风险,避免过大的阳极面积使用。不合理的设计可能导致爆炸,破坏循环水系统。

     研究表明,电化学设备恒电流运行控制,对于水质稳定至关重要,否则,无法解决换热器结垢、腐蚀问题。

    2000年,艾格锡发明了特殊的TiNiO钛电极涂层材料,淘汰了钛铱钌电极技术,该电极不腐蚀、除垢专用、不会被水中杂质破坏、具有产生臭氧功能,是专门为水处理领域而开发的电极技术,是钛电极工业发展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,突破了传统钛电极一系列技术缺陷。

    电化学技术,阳极向更强的抗腐蚀性、功能性方向发展,设备结构向小型化、精巧、低电耗方向发展。

    C. 技术市场地位

     艾格锡是循环水电化学原创厂家,没有艾格锡,就没有中国电化学市场的今天,技术领先国内数十年。

      国际上,美国、德国等工业强国并不掌握循环水电化学核心技术。

     艾格锡是世界循环水电化学技术的领导者,唯一的免药剂电化学技术,竞争对手是世界著名的药剂水处理公司。


3、EST 产品介绍

       EST由除垢专用钛氧化镍电极材料、曲面阴极、机械刮垢系统、PLC、触摸屏、水质管理系统、控制柜、电动排垢阀组成。

      EST技术,于2000年开发成功,花费了20多年的时间,才发明了水处理用途钛氧化镍电极材料和技术,经历了传统钛电极技术向除垢电极技术转变。可以说,没有钛氧化镍电极材料的发明,就不会有免药剂、成熟可靠的、可工业化应用的电化学技术的今天。

      EST,是基于电化学技术理论、技术、方法,设计、制造的多功能产品,而非仅仅基于电解原理的机械产品制造。


          具有技术全面、技术成熟、阳极面积小、能耗低、除垢速度快、效率高、产生臭氧、电流稳定不下降、导电性能不下降、电极寿命长、电极更换成本低、全自动化运行、适合各类复杂水质、皮实耐用等优势。

          适应水质:高硬度、高碱度、高pH、高氯离子、高电导率、高氟离子、高浊度、高铁、强腐蚀性水质、再生水等恶劣水质


          1)腐蚀控制:具有极强的技术实力和竞争优势,大幅度降低了细菌微生物腐蚀难题

          2)黏      泥:不会滋生,即使在流速低的部位

          3)换 热  器:清洁,无垢、无黏泥运行,不再需要酸洗

          4)处理成本:0.3厘钱/m3循环水,不足药剂的1/10

          5)除垢指标:进出水钙硬度去除值>15ppm,且不会下降

          6)除 垢  量: 9-30Kg/天

          7)设备寿命:20年

          8)阳极寿命:15年 (电解寿命需要界定:电流下降10%即须更换,普通的钛电极是耗材)

          9)  易损件和耗材:无

          10) 价       格:具有很强竞争优势,比国内设备便宜。以“万元价格/去除1Kg垢"评估,更具竞争优势

          11) 占       地:1.2m2

          12) 投资回收期:1-3年


      

EST具有以下特点:

1、唯一免药剂,一体化解决结垢、腐蚀、菌藻难题,具有除垢率高、技术稳定、技术全面、运行成本可忽略不计、综合成本低、全自动运行、高节水率等优势

2、补水钙硬度和冷却塔温差:EST不受补水钙硬度高和温差高的限制,硬度越高,除垢能力越强,设备进出水钙硬度差值高达10-50mg/L。而竞争产品,受制于阳极技术和结构工艺设计能力,其进出水钙硬度差值<10mg/L,当补水钙硬度超过80mg/L、温差超过8度、浓缩倍数超过一定程度,超过的钙硬度将无法进行去除,阳极结垢风险大幅度增加,设备除垢能力无法保障。

3、阳极材料:钛氧化镍复合涂层电极,除垢电极,淘汰了传统的钛电极30年,电极不腐蚀、不结垢、不会被氧化、不钝化

4、电极功能:钛氧化镍电极是电催化氧化电极,产生大量自由基、臭氧(核心技术),高效杀菌、去除COD、浊度、铁离子等杂质

5、阳极面积:是其它设备的几十分之一,电耗极低

6、除垢率配置:>35%,这是EST设计参数,不会为了价格竞争而降低设备配置数量和除垢率,其除垢率是其它设备的2-4倍,设备足量配置,避免除垢率过低导致换热器结垢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请注意:根据调查结论,行业平均除垢率不高于15%。

7、旧垢去除技术:可对换热器、冷却塔填料上的旧垢去除,垢重新溶解

8、阴极析垢能力强,高于其它设备10倍

9、副产物:氧气、氯气、氢气量少,不会增加循环水系统腐蚀,安全程度更高

10、阳极设计寿命:15年,且不容许电极在腐蚀状态下运行

11、阳极更换条件:设备电流下降10%即更换电极,防止阳极腐蚀对循环水系统造成破坏

12、设备设计寿命:>20年

13、电耗:0.3kWh/1000m3循环水

14、腐蚀和菌藻黏泥控制:EST在腐蚀控制方面世界领先,是设备自带的功能,无须人工干预

15、杀菌剂和黏泥:EST可满足杀菌需要,即使非氧化性杀菌剂也不用,没有黏泥滋生

16、刮垢方式:机械自动刮垢,具有刮垢平稳、效率高、故障率低优势

17、自净化技术:EST产生大量的自由基、臭氧,对污染物铁离子、COD、浊度、腐蚀性离子等高效去除,水质清澈透亮

18、浊度:<5 NTU,钛氧化镍电极可有效降低浊度

19、水温:采用阳极面积极小,导电性很好,不会增加水温,避免降低冷却塔冷却效果

20、水中杂质影响:钛氧化镍电极是水处理电极,水中杂质无法破坏电极,解决了水中氟离子、氯离子、电导率、硬度、氧气、COD、浊度、铁离子、油膜等杂质对普通钛电极材料破坏的技术难题

21、高硬度水质:适合补水钙硬度400mg/L的高硬度水质,突破了传统钛电极的技术极限


 EST工作机理:

       电化学EST,采用除垢专用钛氧化镍(TiNiO)复合电极涂层技术,具有阳极不腐蚀、不结垢、不被氧化、不被污染、电流密度高、导电性好、能产生臭氧等技术优势,设备采用了更为先进的圆柱体除垢工艺设计,具有阳极面积小,阳极副产物少、阴极主反应除垢量大等优势,这种工艺设计使得阴极析垢能力是极板式结构的10倍,阴极析垢可高达:500g/m2.h(24Kg/m2.天)。


    A. 阴极强碱性析垢、除垢,大幅度降低循环水钙硬度和碱度

    B. 阳极产生臭氧、次氯酸钠杀菌、去浊度、去腐蚀性离子、降COD ,产生的“臭氧+次氯酸钠”混合杀菌剂进入循环水系统高效杀菌,解决了细菌微生物腐蚀导致的换热器泄露难题

    C. 腐蚀控制:彻底淘汰了传统落后的“清洗-预膜”工艺,采用了先进的“过程成膜”腐蚀控制技术

        细菌、微生物腐蚀:铁细菌、产黏泥菌、硫酸盐还原菌、产酸菌,在EST技术下,彻底得到解决,换热器泄露风险大幅度下降了。

        Cl-点腐蚀:换热器界面不结垢、无黏泥,对氯离子的容忍度增加,可在800mg/L下不会导致点腐蚀。

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EST除垢能力评估  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 

4、EST除垢技术评价

     EST技术成熟、稳定、除垢不衰减,设备电流恒定=除垢稳定=水质稳定,不会出现电流下降、除垢能力下降情况。

     如果设备配置数量少,除垢率低,且除垢能力衰减快,换热器会结垢,节水目标难以实现

       我们给出以下评估方法: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A.  EST进水、出水去除钙(△钙):10~50mg/L(去除6~30KG垢/天·台)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B.  循环水钙硬度(CaH)去除率高达30~60%(若进入冷却塔100Kg钙,EST 去除30~60Kg垢),除垢率设计需要满足技术要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除垢率和设备配置数量、单台设备除垢能力有关,高除垢率决定了高浓缩倍数、高节水率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根据市场调查结果,竞争产品配置设备数量少,平均除垢率<15%,有的甚至不足5%,价格太贵了

              C. EST阴极析垢速度:500g/m2.h,是竞争产品的10倍,后者要想提高除垢率,只能成倍增加设备数量,价格会超过EST

              D. 投资成本/去除1Kg垢:EST的投资成本更加低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设备除垢量=△钙(mg/L) *处理水量(m3/h)*24 (h/天)/1000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EST代表先进除垢技术生产力,性价比更高,价格相对更便宜。


5、EST和药剂处理对比

     EST的竞争对手,是药剂,而不是其它电化学产品。EST在技术、综合成本、管理、节水、节能、减排、环保等方面,全面超越药剂。

      

      A. 结垢控制

          背景:结垢性因子不断地在水中形成、积累、结垢,超过了碳酸钙饱和溶解度而结垢。

           阻垢剂阻止这些结垢性物质靠近、结合,但无法去除结垢性因子,阻垢剂有阻垢能力极限的。

          EST大幅度降低硬度和碱度,掌握去除结垢性因子核心技术,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换热器结垢的技术。

          EST除垢率设计要求:除垢率>30%,设备配置台数多。


         其它电化学,不掌握去除结垢性因子的核心技术,证据是:换热器大部分仍然结垢。


          以下表格中,钙硬度和碱度从处理前的1000ppm,下降到500ppm,除垢率50%,是设备除垢能力和设备配置数量足够的结果。

         除垢率越低(设备价格便宜,设备台数少),水质越难控制,浓硫酸用量越大,腐蚀风险越高,节水率越低。

           

循环水钙硬度、除垢率、减排率关系

         我们掌握结垢性因子去除核心技术,换热器真正做到“不结垢”。

           

处理前后对比

      B. 菌藻控制 

          断粮:EST是免药剂技术,不会增加细菌的营养物(C、N、P),使得细菌长期处于“缺营养状态”;

         EST是一款世界先进的菌藻控制技术,其不断地产生的“臭氧+次氯酸钠”比传统的杀菌剂技术先进,杀菌彻底。

         传统药剂杀菌不彻底,细菌具有“耐药性”,而EST解决了细菌“耐药性”难题,铁细菌、硫酸盐还原菌、产黏泥菌、产酸菌很容易控制,而药剂使得细菌具有耐药性、黏泥滋生;

         不同药剂对不同的细菌、藻类、真菌有效,存在选择性;而EST无选择性杀灭,细菌直接死亡;

         EST技术,使得换热器、管道、冷却塔填料不会有黏泥产生,即使在硫酸很慢的换热器部位;

        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处理前 浓缩倍数5倍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处理后浓缩倍数20倍

      C. 腐蚀控制

         药剂采用“清洗、预膜、缓蚀剂”腐蚀控制工艺,而EST淘汰了该工艺,采用了“过程成膜”腐蚀控制技术、矿物质平衡控制技术,会在管壁形成技术更为先进、高质量的钝化防腐膜,膜致密、均匀、没有空隙、不易破坏、持久耐用;

         氧腐蚀:EST具有先进的自清洗管道能力,效果更加彻底,管道干净,膜致密、均匀,膜不会有垢和黏泥附着,对氧腐蚀控制更加先进;

         细菌、微生物腐蚀:EST技术下,得到根本解决,换热器细菌微生物腐蚀泄露风险大幅度下降了;药剂处理经常出现微生物腐蚀导致的泄露问题;

         Cl-点腐蚀:EST可以在Cl-离子800ppm下,安全运行,不会导致点腐蚀;


         腐蚀性离子去除:EST具有去除铁离子、铜离子、氯离子、电导率等的能力,降低了水质的腐蚀性,药剂无此能力。

         换热器泄露风险下降:腐蚀控制技术先进,换热器不会泄露

         以下是EST长期控制的效果:换热器表面无垢、无腐蚀、无黏泥

         

换热器长期无垢运行

      D. 浊度、铁离子去除

       浊度和铁离子,传统的方法是通过多排水的方法降低其浓度,而高浓缩倍数时代下,这个方法行不通;

       EST直接氧化去除浊度和铁离子。


6、EST和其它电化学对比

       两者的对比,相当于EST和自己前30年的产品进行对比。

      采用“电化学+药剂”水处理方案,并没有产生协调效应,换热器仍然结垢、腐蚀和黏泥仍然无法解决。

      在电极材料、电极面积、能耗、电极抗腐蚀性、水质适应性、电极功能性、除垢能力、产品设计能力和效率、技术稳定性和全面性、药剂使用、节水等方面,存在巨大的差距。


      先过水质这一关:

             水中 氟离子、氯离子、铁离子、电导率、有机物、油膜、浊度等杂质,会和普通的钛电极起化学反应,或对电极腐蚀、污染、钝化,钛电极不再具有“惰性”特征,无固定寿命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钛氧化镍电极,是水处理电极材料,这些杂质对电极不影响,适用于各种水质环境;

             氟离子:钛铱钌电极面临极大的风险,腐蚀很快

      A. 结垢控制

         EST技术下,换热器无垢、无黏泥运行,其它电化学不具备这个能力,换热器仍然结垢、黏泥滋生;

        EST除垢率设计规范: 除垢率按照>30进行设备配置设计,是其它电化学的几倍,价格略贵或持平;

        EST除垢能力不会衰减,其它电化学除垢能力衰减快;

        在高硬度、高浓缩倍数水质,EST依然高效稳定运行、换热器不结垢,其它电化学处理的系统,换热器很快结垢;

        设备运行电流控制:EST实行了严格、科学的电流管理,掌握电流恒定运行控制技术,不会放任设备电流、电压“自动”运行;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   电流下降=除垢能力下降

       对比:其它电化学,不掌握去除结垢性因子核心技术,证据是:换热器大部分仍然结垢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设备配置数量不够、除垢率低、技术不稳定、技术衰减速度快,无法对控制指标进行管控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设备大、电流大、效率低、水温上升,电流效率极低、技术不全面。

      B. 腐蚀控制

        EST腐蚀控制技术先进,其它电化学无腐蚀控制能力,腐蚀控制依靠药剂,这是电化学行业共识。

        EST具有先进的控制黏泥、清理黏泥的技术能力,细菌、微生物腐蚀控制相当先进,其它电化学无此能力。

        氟离子对EST没有影响,但会破坏钛铱钌电极。

        Cl-过高或过低,都会对钛铱钌电极构成技术风险,而钛氧化镍不受影响。

        EST可以去除、铁离子,但是铁离子会破坏钛铱钌电极。

      C. 菌藻控制

       EST用臭氧、自由基、次氯酸钠控制菌藻,其它电化学只能产生次氯酸钠控制菌藻,菌藻控制效果不佳,黏泥无法控制。   

      D. 黏泥控制

       EST技术,解决了细菌耐药性世界难题,不会有黏泥滋生;其它电化学不具备这个技术能力。

      E.浊度控制

      浊度,影响浓缩倍数提升。EST可以控制浊度在极低水平,其它电化学设备无法有效去除浊度。

      F. 氟离子

       氟离子很容易破坏钛铱钌电极,而无法破坏太氧化镍电极。

7、价格

     1) 采购价格:具有价格优势。在同一除垢率水平进行价格比较,竞争产品的设备数量需要加倍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EST配置设备数量多,除垢率高、循环水钙硬度、碱度水平低,这是EST能控制换热器不结垢的重要原因之一。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代表先进技术生产力的EST技术,怎么会比30年前淘汰的技术性价比低?

     2)电       耗:忽略不计,每台设备功率:0.25kW

     3)电极更换成本:15年寿命,无须更换

     4)节水收益:减排50%以上

     5)节      能:换热器不结垢、无黏泥,能耗大大节省(这是世界银行把EST列入“高效换热、碳减排技术”的原因所在)

     6)换热器、冷却塔维护、维修、更换成本:相关成本大大下降了,换热器无垢、不腐蚀运行

     7)人工成本节省:节省80%

     8)设备寿命:EST技术成熟、可靠,真正可以稳定使用20年,没有投资风险(世界银行对EST技术性能经过了多年的追踪和验证)


     综合成本优势:比竞争产品便宜很多

8、EST安装、运行和维护

     1)安装:EST运到现场后,连接管道即可,安装简单。

     2)调试:

            a) 通电后,即可调试运行,切断药剂,通过水质分析,设定运行电流值和其它运行参数;

           b) EST具有出色的管道清洗、剥离污垢能力,管道污垢会被逐步剥离;

           c) 运行1周,冷却塔填料上的污垢明显脱落;

          d) 水中硬度、碱度、浊度、总铁快速下降,不会出现总铁升高情况;

          e) EST具有很好的形成防腐膜的能力,不需要采用“化学清洗、预膜”工艺,对于已经老化、腐蚀的系统,这是一种先进的腐蚀控制技术;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不会出现设备运行后,总铁迅速升高的情况,这佐证了EST具有出色腐蚀控制能力。

          f) 大约运行2周后,水质达到稳定状态;

          g) 腐蚀泄露如果在运行前就出现了,在运行后泄露情况下降了。

     3)设备运行和循环水水质管控

        a) 设备运行电流和电压:电流、电压,是电化学核心运行数据,我们掌握电化学核心运行数据,懂得设备运行数据和水质效果关系的秘密;不同的项目,运行数据是不一样的;

        b) EST 运行电流:在调试阶段设定电流后,电流始终如一维持恒定运行,不会出现电流下降、除垢量下降情况,解决了水质稳定的技术难题;

        c) 腐蚀和菌藻、黏泥控制:EST 自带腐蚀和黏泥控制技术,无须人工干预,开机即可得到很好的效果;

        d) 水质分析:EST运行稳定,水质稳定,水质分析频率大大下降了;

        e) 冷却塔填料、换热器表现:无垢、无黏泥、无腐蚀产物,清洁运行,喷嘴不堵塞,布水均匀,冷却塔填料寿命可延长1倍;

        f) 水质:钙硬度和碱度在设计的除垢率下运行,预期值和实际值误差<5%,这是全球30年大数据技术和实践的结晶;

        g) 腐蚀和菌藻控制:总铁<0.2mg/L,异养菌数<10000CFU/mL;

        h) Cl-:不会出现点腐蚀;

        i) 浊度:EST技术下,水质清澈透亮,浊度<5NTU。

     4)维护:

        a) EST全自动化运行,自动除垢,自动控制水质,无须人工干预;

        b) 通过电信号对水质进行控制,改变了传统的水处理控制方式;

        c) EST采用了矿物质平衡控制技术,自动实现水质稳定-不结垢、不腐蚀状态(受控);

        d) EST的电极是自清洁的,无须人工清洗维护。

    

9、EST用户


                   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                    








地址:上海沁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021-3887 0065